經典理財書《巴比倫巨富》配圖:Semiramis builds Babylon by Edgar Degas
Living

理財經典《巴比倫巨富》第四章:7個能讓荷包變滿的務實方法

《巴比倫巨富》一書由美籍作家喬治.卡遜撰寫,並在一九二六年出版,故事是作者根據出土自巴比倫時期的泥板上的記載創作而成,並引用一系列比喻和故事教導理財之道。這本書比另一本理財經典書籍《先思考再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一書早了十一年出版,而且內容務實,方法具體,不是那種教人按一粒按鈕或坐著空想,也不是用「槓桿」(物理學概念用在賺錢?)就可賺大錢的概念。現時《巴比倫巨富》已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版本,穩居經典個人理財讀物的前十位。

除此之外,筆者閱讀其他關於理財、投資或自傳類書籍時,不少作者都說這本書是改變他們理財觀念的書,評價甚高。在這本書的第四章裡,阿富將會分享七個能讓人錢包變滿的具體方法。

國王請阿富分享致富的奧秘:讓全民提高收入吧!

巴比倫帝國約在公元前二千三百年建立,距離現在約有四千三百年歷史,考古資料推斷它位於現在伊拉克共和國一帶位置。相傳巴比倫帝國享有肥沃的土地,國內有多條運河通達,當地人精於商業、建築和水道工程技術;首都巴比倫城則以宏偉的神廟、堅固的城墻和空中花園馳名後世。

巴比倫精通商業,市場自由,水道技術精良,加上土地肥沃,這讓巴比倫富有了好多年。故事一開始,巴比倫的國王向來善戰,他國又不時攻打巴比倫,導致國庫的錢都付給軍火商,連國王都不夠錢花。

有一天國王的右手跟國王說:「現在巴比倫經濟簫條,工人沒有工作,商人都沒顧客,農夫又賣不出農產品,國民又沒錢買東西食,我們到底要怎麼辦?」

在這時國王連自己都快要沒錢花,他也知道自己不是精於賺錢的材料,於是便請來巴比倫裡最富有的人幫忙,教教鄉民如何致富,並要求他在神廟內向一百個人傳授致富之法,然後希望這一百個人再向巴比倫上下傳授相同方法,國富民強,就是想盡辦法提高人均收入。當國內最貧窮的人都有能力和甘心情願向國家繳稅,這樣才是真正的穩定與䌓榮。重點是國王這樣也不愁沒錢花了。

國王召見阿富問道:「阿富你到底有什麼秘密嗎?為什麼在經濟簫條時錢都去到你手上呢?」阿富說:「其實方法很務實而且人人都能學會。我可以幫你教懂其他國民哦。」國王聽了之後便滿心歡喜,反正國民有錢他就會變得更有錢,於是他就派了這項任務給阿富。阿富也一口就答應了,及後便前往教育神廟為國盡忠,用七天向一百位鄉民來自五湖四海的鄉民分享致富之法,希望全國上下都能像他一樣運用公義又務實的方法致富。

專門治癒荷包乾乾的7大秘方:不只心中富有般簡單

如是者,阿富便對來自五湖四海的鄉民說:「先聽聽我的方法,然後與我辯論,與身邊的人辯論,深徹理解箇中道理,加以實踐,累積財富,證明方法可行之後才把這些方法宣揚開去。」反正就是跟那些叫人先花錢再賺錢,不要問只要信,你賺不到錢是天意的致富課程不一樣。

第一天:入超支出十分一包你天天笑瞇瞇

在第一天,阿富問一個賣雞蛋的人說:「阿蛋,如果你每天早上放十隻蛋到同一個籃子裡,一到晚上拿走九隻,每天不斷重覆,那麼籃子最後會有多少隻蛋了?」

阿蛋就說:「那當然會裝滿了雞蛋啊。」

阿富說:「財富也是一樣。」假如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就算有了穩定收入,但一丁點的錢都留不住的話,當然也管不住大錢囉。

“Surely it is a law of the Gods that unto him who keepeth and spendeth not a certain part of all his earnings, shall gold come more easily. Likewise, him whose purse is empty does gold avoid.”

第二天:管好個人慾望 規劃支出預算

在第二天,阿富問在場的人:「有誰的人是錢包乾乾的嗎?」結果大部分人都舉了手,連有家底的富二代也是乾乾的。

阿富見他們都很喜歡付錢給別人,以為穿金戴銀就會變成有錢人,花錢比賺錢快,搞得自己入不敷支,想得就是跟老子不一樣。他認為巴比倫的百姓要學會規劃支出,委善管理好個人預算,先照顧基本生活需要,然後再用十分之一以外的收入享受生活,這樣才能讓錢包變滿哦。

留得住的財富才是真正屬於你的。

“Necessary expenses’ will always grow to equal our incomes unless we protest to the contrary.

那麼許多生活在社會邊沿的人連基本生活所需都解決不了,又如何存錢呢?往後的章節有提到。

第三天:用十分之一賺更多十分之一

到了第三天,阿富對這一百個人說:「只要你們守住了以上兩點的話才有機會做到第三點:用這些十分之一來為人工作,生產更多十分之一哦。」

道理跟凡夫俗子想的不一樣,他認為荷包有多少黃金雖然重要,但也比不上收入和賺錢能力重要。所以阿富就建議鄉民學會把黃金當成是他們的勞工,逐步賺取更多黃金,讓收入流長年不斷,這樣才可以開創更多收入流哦(不一定被動就對了)。這就是沒有雨水池塘最終也會變乾的概念。

“I tell you, my students, a man’s wealth is not in the coins he carries in his purse; it is the income he buildeth, the golden stream that continually floweth into his purse and keepeth it always bulging. That is what every man desireth. That is what thou, each one of thee desireth; an income that continueth to come whether thou work or travel.”

第四天:避免風險和損失;以為自己懂很多總是悲劇的開始

投資總是涉及風險,但阿富回想當初最笨的事就是相信了錯的人投資在自己完全不熟的領域,結果換來一堆爛玻璃。

這叫他認為導致個人損失的人通常不是騙子,反而是自己盲目的信任與樂觀,例如借錢給子女做了沒法回本的生意,又或者跟好朋友做了一個「聽起來一定會賺錢」的項目,反正以為自己懂很多,簽合約時感覺很好就一定能賺錢的話,不虧錢就該偷笑了。

阿富就說:「投資前要問問過來人和行內專家;用他們的知識來守住自己的錢包哦。」

“Every owner of gold is tempted by opportunities whereby it would seem that he could make large sums by its investment in most plausible projects. Often friends and relatives are eagerly entering such investment and urge him to follow.”

第五天:購買自己的家(產權一定屬於自己的那種)

不知道四千多年前的巴比倫房價有多高,也不知道在一百年前美國的房間是如何,反正阿富就建議這一百個鄉民要買房。

他說:「當你們都這麼棒,學懂付自己十分之一,又懂得投資避險,錢包的黃金愈變愈多時,就可以買房產囉。」可能他本身也是想賣房的關係。他的理由是反正人人都要交租,與其要交租一輩子的話倒不如找個地方讓家人安居樂業,創造更多悅愉和價值,在前半輩子辛苦一點,到了下半輩子無法工作時也不須要為住房煩惱,還可以減少更多支出。

“Thus come many blessings to the man who owneth his own house. And greatly will it reduce his cost of living, making available more of his earnings for pleasures and the gratification of his desires. This, then, is the fifth cure for a lean purse: Own thy own home.”

第六天:未雨綢繆 – 在年青時賺定晚年的開支

只要做到頭四點,基本上每個人的荷包都能夠積少成多。當然口袋的增長速度跟收入和支出有關。既然如此,阿富就建議在場的一百人襯年青開始未雨綢繆,為未來的無力工作的自己存定屬於未來的收入。

“Therefore do I recommend to all men, that they, by wise and well thought out methods, do provide against a lean purse in their mature years.”

第七天:提升個人營利能力

沒有賺錢能力什麼都是假;也只有學習和豐富個人(營利)知識技術能確保每一個都有收入。阿富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從又具體又容易達到的目標開始,掌握賺取黃金和理財的感覺,然後才好逐步向更遠大的目標進發。

最後他就說了一句:「去吧這些知識傳授給城市裡每一個人知道吧。」這樣就有機會讓城裡每個人都變得富有,獲得實現自我目標的力量囉。

“Thus the seventh and last remedy for a lean purse is to cultivate thy own powers, to study and become wiser, to become more skillful, to so act as to respect thyself. Thereby shalt thou acquire confidence in thy self to achieve thy carefully considered desires.”

我們一齊試試看,看看未來十年誰最先當上大富翁吧。



(閱讀更多)

一、相傳巴比倫神巴爾的原身叫寧綠(Nimrod)是當年建造方舟的挪亞的曾孫。他建立巴比倫並成為首位巴比倫皇帝,死後被視作太陽神受巴比倫人供俸。

二、《巴比倫巨富》中英文版在誠品書店有售哦!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