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Dean with Bamboo #Sustainability #BambooTextiles #永續時裝 #永續時尚 #可持續發展 #竹纖維
Living

【永續發展物料】竹子纖維:現代創新設計的必備原料

竹布會在未來普及嗎?永續發展寢浴用品品牌Ettitude於今年五月成功籌獲約一千六百萬美元種子基金,可見投資方對有關品牌的前景非常樂觀,反映環保生產理念是大勢所趨。Ettitude主要出售有機竹纖專利物料CleanBamboo™製作的寢浴用品,強調生產過程符合永續生產原則,例如採用無毒化學物料生產,但就沒有透露箇中細節,說法的可信性成疑。這個概念也絕非新鮮事。

在二零一一年,筆者曾經參觀一次創新物料展覧,對一家參展商印象深刻。在可持續發展概念還未流行之時,他們已推出一系列用竹子做原料的植物纖維,推廣竹紗布料。

竹子、水草和乾草是上幾代人的常用環保物料,生長速度快,成本便宜,可經自然方法分解,即用即棄也不會對環保構成嚴重污染,既可用來織製多款容器和購物籃,又可製成傢具、床墊和其他生活用品,可塑性極高。可惜大部分現代人都被塑膠衛生、方便和耐用的印象說服。但回頭想想要是塑膠真的如此方便、耐用,為何大部分塑膠製品均無法重用而棄置率又這麼高?

竹纖維的三個永續優點

James Dean 穿著竹子大衣。#Sustainability #SustainableFashion #BambooTextiles
竹子和桉樹兩種植物同視為未來最有潛力的可持續發展原料。

以往竹子主要用於製作生活用品和傢具,外型雅緻,觸感清涼,材質輕巧,可替代木材,但它也可以用來紡紗織布。十年前受著技術所限,竹纖維布料並不普及,業內人士都相信它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優質原材料之一,但現在已不一樣。

一、生長速度快、密度高、粗生易種和改善碳循環

一般竹子的收成期只需三至五年,主要生長在南美洲、非洲和南亞洲等熱帶和亞熱帶區域,相比生長速度較快的硬木樹來說,收成期短。在理論上任何種類的竹子都可製成纖維,但不同竹纖維生產商各有偏好,有的只用數種竹材,有的就沒有特家偏好。再者,竹子生長密度高,粗生易種,耗水量和佔用農地面積相對種植等量棉花少,收成不須除根,產量穩定可觀。除此之外,種植竹子還可以改善大氣裡的碳循環。

二、減少因無機耕作引起的化學污染

竹子本身就有天然的防蟲、防菌的特性,非常粗生毋須殺蟲藥和化學肥料灌溉。相比需要經常使用化學農藥灌溉的棉花來說,以竹纖維替代棉花纖維相信可減少因耕作過程所引致的土壤污染、食水污染和海洋污染。

三、可塑性高

竹子可塑性高。如前文所及,竹材除了可製作傢具和生活用品,只要它經過適當處理,原竹纖維布和人造竹纖維布可媲美棉布和絲布,前者吸水力強,後者輕柔。雖然某些竹布更標榜具有天然防菌功效,而事實則沒有。現在有不少嬰兒服裝均使用竹纖維和棉花混合而成。製作人造竹纖維的過程一向是化學污染源。

竹纖維可分為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兩種。天然竹纖維又叫竹麻纖維(Bamboo Linen),用物理方法剝出竹杆裡纖維絲,再用酶來催化,使之變軟,最後便可紡成紗線。這種竹麻布料吸水能力比棉花強,質感乾爽。

合成植物纖維的製作方法主要有三種:嫘縈(Viscose)、莫代爾( Modal)和萊賽爾(Lyocell),纖維生產商更會研發出獨特的製作方法,為有關產品和技術註冊專利,但合成植物纖維的原理就有異曲同工之妙。簡單來說,它們均使用化學溶劑來提取和溶解植物裡的纖維素,然後再把纖維素像劑壓意大利粉般擠成絲絲纖維狀,粗細和長度可經人工方法調較,然後紡成毛線,這樣就可以用來製作多款布料了。

在製作嫘縈(Viscose)和莫代爾( Modal)的過程中,就需使用有毒化學溶劑,但前者直接排放,後者則把有毒化學溶劑循環使用。而萊賽爾(Lyocell)則使用無排化學物質製作合成植物纖維。現在已有一少生產商開發出接近百分百閉環永續模式生產萊賽爾(Lyocell),成品多數用來製作如床單這類的居家紡織品。其中以天絲(Tencel)的品質最高,價格也最貴,通常用來製作優質寢室用品。

只要在網絡搜尋,不難發現陸續有品牌推出運用有機認證竹纖維製作的汗衣和成衣,相信在未來竹纖維和其他有機植物纖維將會愈來愈普及哦。



–閱讀更多–

一、《竹纖維:永續紡織物料的前景、原史、分類、爭議和管制》(Prospect of bamboo as a renewable textile fiber, historical overview, labeling, controversies and regulation)。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