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心痛又摔碎玻璃心 神經學家發現治療心痛的關鍵是…….
人在感情失意時,或者從朋友口中得知意中人早已另覓愛侶,就有種想大吼三聲:「我放不下!我放不下!我放不下!」的衝動,好借此渲洩一下對他的執著和思念。
不管是被拒絕、單戀、失戀、分手或得不到意中人的關注等等,都會有種心絞痛的感覺,叫人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會愛到盡頭時候感到心痛?甚至有時即使早已過境遷,回想起那個人時,心胸苦不堪言。神經科學家們對感到心痛的研究就有解釋。
失戀心痛如身痛 大腦活動左右心情
名詞「心碎綜合症」(英譯:Broken Heart Syndrome)是用來形容人因失戀或親人離逝所引致的情感壓力,導致於心臟及心胸範圍感到如服物理攻擊般的痛楚,即是平日我們所形容的心痛。如要治療心痛,雖然心病還需心藥醫,讀讀相關研究,了解引致心痛的機制,對治療情傷也會有所幫助。
根據於2004年神經科學研究指,當人經歷失戀或被拒絕時,大腦負責感受痛楚的區域會變得活躍,情況也正如身體感受到物理性傷害一般,因而得出心痛如身痛的結論。而在2010年7月,美國神經生理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曾發佈一個由神經學家Lucy Brown、三位心理學家Arthur Aron、Debra Mashek、Greg Strong和人類學家Helen Fisher共同進行的共同研究《反饋機制、成癮和情勢調節系統及失戀》(英譯:Reward, addic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rejection in love.)藉此探究因失戀而叫人痛苦非常的神經機制。
慘食檸檬之痛 腦神經當然也參與其中
實驗請來正於熱戀時突然「被分手」的五男十女作研究對像,請他們閱讀前度情人相片,期間不時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再觀察他們的前腦腹側被蓋區(英文:Ventral Tegmental Aera;簡稱:VTA)「快樂神經物質」多巴胺傳送通道有何反應。把所得結果與熱戀中人的反應比較,推敲失戀之痛與「快樂神經物質」多巴胺的反饋機制有何關係。
那為什麼研究人員要觀察男男女女的中腦腹側被蓋區呢?原來研究人員預先作出假設:前腦運作與日常獎勵得失、吸食海洛英成癮、沉溺行為及情緒調節有關;而失戀之所以叫人痛苦,正是由於失戀男女受到拒絕,無法再從戀人身上獲得神經刺激,從而感到痛苦及傷心的感覺。若然假設成立的話,當失戀男女再度憶起前度伴侶時,前腦腹側被蓋區活動也會較為活躍。
實情先有愛情,定還是先有神經刺激?研究就沒有以上因果關係作出去詳細探討,只顯示過往研究,皆指愛情感覺強弱與神經傳遞機制活躍程度有關。那麼為什麼想起前度或那個朝思暮想的人,心會痛得如此強烈呢?簡單而言:求之不得,輾轉反側。
想起前度如吸海洛英成癮
研究結果符合研究人員以上假設。由此推論下去,愈痛愈愛,這對剛失戀男男女女產生強逼行為(Obsessive Behavior)作出神經科學上的解釋,為如何緩和失戀後的心痛提供指引。
心痛的機制原來十分簡單,並沒有如愛情文學故事般描寫得淒美動人。失戀叫人心痛的原因,疹於對像早已跟戀人分開,而大腦就繼續與前度談戀愛,令中腦掌管正面情緒及獎勵機制的區域變得活躍,期待刺激(根調節多巴胺神經獎勵機制有關)。簡單來說:現實早已改變,可是頭腦還在眷戀從前。
而當失戀的人想起前度,中腦神經會預期會獲得獎勵性神經刺激,而實際上卻得不度「愛的神經獎勵」,從而叫機制產生延誤,讓人未能感受到愉悅感,痛苦不堪。
止痛方法-從經驗中學習 時間真的會沖淡痛楚
記得每一次失戀都痛不欲生,總會問自己:「沒有你我怎樣活下去?」可是每一次都過了一段時間,還活得好好的,心態成長許多。想不通的心結自然解開,斷不了的情意也會化成「過去」的回憶。
以上研究也清楚指出,隨時間愈久,失戀人士再次觀看前度伴侶照片時,痛苦區域愈來愈平淡,印證了「時間會沖淡感情」的說法。所以每當失戀、食檸檬、甚至被分手時,大可想像三年後的自己,從而就會估摸到現在的痛苦,只是未來能讓自己淡然一笑的戀愛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