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ry

【神秘地圖】日本京都鞍馬山一日遊 穿梭時空奇幻旅程之上山指南篇(一)

鞍馬山——是民間臼井靈氣療法創始人臼井甕男先生經曆21天苦行冥想,從而受啟發學會應用靈氣能量的山脈;與此同時,鞍馬山亦是傳說京都城的鬼門及惡魔的發源地;近代說法,則有人相信鞍馬山是位於關西地帶的一個強大能量漩渦之上。種種說法,都為這個位於京都城東北部的山脈添上一份濃厚的神秘色彩。

故此,適逢遠遊日本西關,預留一日時間到鞍馬山觀光,是親身體驗京都玄秘歷史的必到景點之一。

遊覽鞍馬山的5大理由:體驗、練習、搜料、觀景、放鬆心情

1. 體驗靈氣歷史:對修讀臼井靈氣的同學而言,這是感受(或者體驗)當年臼井甕男苦行,被白光打中而啟發出靈氣療法的發源地。

2. 練習– 同學都習慣練(基於保密及尊重學院,不公開練什麼)。傳說鞍馬山具有強大能量漩渦,又相傳是魔鬼出沒的地方,那就是個練_____的好地方。有去過的同學們都力薦這個地點。

3. 東方宗教愛好/研究者第一手資料搜索:鞍馬山上大大小小40多家的寺廟,具有多年歷史,即使經歷過明治維新的洗體,還保留了相當具特色的建築設計,反映當地宗教發展史和概念,是在短時間(一天內)搜攞最多第一身資料的好景點。

4. 遊山玩水:旅遊不一定要往購物圈擠,遊山玩水,看看當地過百年老的大衫樹,欣賞最自然的景色,更是深度文化旅遊的好選擇。在市區長大的人,見過幾百年老的大樹林嗎?感受過真的寧靜嗎?體驗過真正的與自然共存嗎?假如都沒有的話,就要去鞍馬山觀光囉。

5. 讓眼睛充分休息:心理學研究發現,觀看綠色植物可放鬆視神經;親近大自然可以減壓;遠足,呼吸清新空氣可放鬆心情。參觀鞍馬山這個長有青山綠水的地方,就可以一石幾鳥,放鬆眼睛和心情,非常舒心。

這篇文章先會介紹由京都市中心至鞍馬山的行程規劃。

京都駅至鞍馬駅 彷如穿越時空的電車路徑

旅遊人應為鞍馬山之旅預留大半日(由出發至回程)最少六小時行程,同時準備背包及輕便登山裝備,才能一步一步遊覽當地古蹟,享受清幽古樸的山林美景。即使鞍馬山旅客路線早已建有登山纜車、休憩小屋和經修整過的登山路徑,可是如要參觀山上古蹟及寺廟,都需拾步而上。

因此,需要準備好合適登山的運動鞋、補充體力的食品、滿電的電話及充電器、水和背包空間(用來放紀念品的)和錢(用來投銀和購買紀念品/食物),就可以準備上山。當個負責任的遊客,請攜備塑膠袋盛戴垃圾,好好保護這經幾萬年才能得來的天然土地和生態哦。

以下是由京都駅出發的乘車路線圖:
乘車路線:京都駅(乘烏丸線南行)-〉東福寺駅(轉乘京版線北行)-〉出町柳駅(轉乘叡山電鐵本線)-〉鞍馬駅

叡山電鐵本線沿線有近10多個寺廟開放供公眾參觀。起初以為鞍馬山上就只有本殿金堂一個景點,想不到毗鄰大殿,更有近40多個值得參觀的寺廟和歷史建築物。(圖片來源:鞍馬寺官方網站www.kuramadera.or.jp)

出發車程約一小時,由出町柳駅前往鞍馬駅間,會途經鞍馬山腳的另一旅遊名勝——貴船神社。由貴船駅下車,由貴船神社出發,亦可依西門登山路線登上鞍馬寺。可惜路徑崎岠陡斜,用此路徑上山的話會較為吃力。因此,如希望旅程能略為省力的話,或與長者和小孩同行,可考慮在終點站鞍馬下車,再經仁王門承接駁纜車先上山腰,避過由貴船入口而上的崎嶇山路。

上山——鞍馬寺古道大街 和巢子、傳統紀念品、烏冬都能找到哦

IMG_1003
叡山電鐵本線穿梭於京都市北部和鞍馬山之間,走經京都市郊,可見許多由昭和時期而建舊式住宅,最後直達山林,返回千多年來如一山林景致。猶如乘坐時空列車,載人穿越歷史時空,飽覽當地古今變遷。

叡山電鐵本線終點站——鞍馬駅。兩卡列車沿途穿越鞍馬山脈,走經山林,可見參天大樹、緩緩流水和古舊日或昭和時期建築物,似是遊歷宮崎俊的動畫世界,是前往鞍馬山旅程的一大亮點。同行也有許多本地老公公老婆婆同行,一睹靈山風采,可見鞍馬山在當地人眼中也是值得遊覽的地方。

IMG_1136
幸運的話,更可坐上這種以觀光為設計前題的玻璃車廂列車,讓人從180度無阻礙(是比較少阻礙)的環境之下,飽覽叡山電鐵的風景。

步出鞍馬駅,即見毗鄰鞍馬寺入口的商店街。可能是在星期一遊覽的關係,街道份外寂靜,古老的雜貨店、懷舊和果子店和烏冬小館,都不起眼奪目,反靠那份悠然自在的存在感擄獲人的歡心。可是,千萬不要在這裡買太多紀念品,因為還要登山,別先為自己增添負擔。

IMG_1006
鞍馬鐵道鞍馬駅於昭和4年建成,因此保留了昭和時期戰前建築細節哦。
IMG_1004
鞍馬駅站裝潢也是古風樸樸,裡面還有漫畫介紹鞍馬山的歷史。沒時間事前了解鞍馬山歷史,可以速讀畫像補補腦。
IMG_1011.jpg
多閒堂是靠近鞍馬駅附近的日式甜品店,見到當地人都在裡面買鞍馬遊的下山手信。假如登山目標為鞍馬寺,乘登山纜車往返鞍馬駅,可在回程時再買草餅當手信。

2.暢遊鞍馬登山徑: 

IMG_1019
鞍馬山腳下的入口-仁王門,酷似《千與千尋》內的建築,為整個旅程添上如夢似真的開始。

從商店街望向山腳,可見一座巍峨古風建築立於樹森之中,那原來是鞍馬登山徑的入口。步近門樓的石道,兩邊沿山路置有紅木供燈,是善信還願以答謝神恩而建。當地人自明治時期著重科學,但不忘宗教禮節的美德。沿途叫人不禁猜想,要是在中國或香港把這些觀念及建築保留下來,寺院庭園景色也定必會美不勝收。

IMG_1023
遊客欲遊覽鞍馬寺登山徑,須於鞍馬駅入口或貴船神社入口付每人300円「愛山費」,就可以往進發。
UNADJUSTEDNONRAW_thumb_a51
鞍馬駅登山入口設有觀音菩薩雕像御手洗(洗手設備)。山間水清涼無比,在炎熱天氣下洗洗手也起解暑功效。細看日本寺院大大小小的神像,發現日本並沒有把觀音菩薩的形象轉向女性,還保留男性形象。單是這一點也很值得研究了。
IMG_1027.jpg
拾級而上,可見山腳石道兩旁置有多盞供燈,既可照明,亦可讓善信表達誠意。不得不說,此地的確像動畫千與千尋中的場境,古風樸樸。
IMG_1032.jpg
普明殿(山門駅)-設計反映相關人員很會保留歷史古蹟同時照顧遊客的心思:設計下層是神壇,走上一層竟然是登山纜車的等候區,連結纜車站。

來到普明殿,貌似是另一個屹立於山腳下的歷史神社,走進內堂,可見裡面有供奉毘沙門天天王,想不到上一層是登山鐵路纜車車站。遊客在這裡有兩個選擇:1. 棄乘登山列車,改路沿「九十九折參道」登上本殿金堂;2. 坐登山列車直奔多寶塔

對熱衷日本神社遊的你我,又沒帶長者同行而言,當然要從「九十九折參道」上山。因為九十九折參道」沿途有建於公元940年的由岐神社玉杉大馬天等多個景點。可惜當天男友穿錯鞋子,不宜走路,唯有靠登山纜車上山吧。

IMG_1035.JPG
水墨畫風登山地圖,記錄有鞍馬山登山徑沿途多個景點位置。只要乖乖不亂走,依地圖而行,就能安全遊覽鞍馬山上多個神社寺廟。
IMG_1036.JPG
候車區裡還擺放了自然教育箱,教授鞍馬山特有兜蟲、爬蟲和蘑菇。
IMG_1037
許多已退休的長者也會在朋友和孫子陪同下登山。只要付每人100円的車費,就可以乘坐這輛由宗教團體經營的登山纜車。

(轉載自yutakania Channel於2012年拍攝的影片)

下車後,會馬上看見建築外形像極了文昌塔的多寶塔。到達了多寶塔,意味著離本殿金堂有不遠路程。往後的資料,將會在下一篇《【神秘地圖】日本京都鞍馬山一日遊 穿梭時空奇幻旅程》分享哦!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