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課後要Grounding的必到之處 台灣一人火鍋元祖店之天喜迷你火鍋
每個人都有習慣的旅行方式,而親身感受當地人的生活,是最直接體驗到地方特色的方法之一。因此,只要重遊舊地,又想近距離品味每一個地方的話,就要拋開旅遊指南和同伴,獨個兒漫遊當地社區,呼吸那兒的空氣,說那兒的語言,食那兒的食物,盡量把自己融入其中。直到當地人以為你也是本地人時,就非常成功了。
對於旅遊台灣這個美麗又可愛的地方也一樣,模仿台灣人的生活方式,才能體會當地的內涵。而其中一件事,就是光顧連台北人都舉手推介的天喜迷你火鍋。
闖進台北的「斜角巷」 選購水晶精油跟靈體談天說地一條龍

天喜迷你火鍋位於台北大同區北門站附近。為什麼這家火鍋店會被寫進《神秘地圖》欄目之中呢?一、它就在那幢神秘的大廈附近;二、周邊就有好幾家貨真價實的水晶供應商與精油店;三,不出兩三條街之隔,就有充滿台灣廟宇特色的法主公廟。
簡單而言,這個地區就是隱藏在台北市的「斜角巷」。一下課,就可以跟著老師用最實惠的價錢買到有著特別功能的白水晶,也會逛到品種最齊全的精油用品店,再跟宮廟裡的靈體談笑風生,然後移步到地下街,訂造獨一無二的個人工具。最後,就要到天喜石頭小火鍋食一頓鮮味無窮的石頭小火鍋來回回神,為一天畫上簡單而豐盛的句號。
首家一人火鍋店 一人一鍋的餐飲概念就此誕生了!

創辦於民國七十年,座落於南京西路的天喜迷你火鍋店,一直以來都是當地人的用膳好去處。其中特色,就是這家火鍋店融合了日本吧檯服務與一人份迷你火鍋這兩個概念。讓「孤獨的美食家」們可以專心獨享地道的火鍋滋味。
火鍋店保持著懷舊的老台北裝潢,中間架了一個字型吧檯,老闆與他的兩代家人就在吧檯中間,說著親切的台灣國語,照料每一位饑腸轆轆的食客。吧檯兩邊放了佈置簡樸的醬料檯,擺有最搭鮮嫩羊肉的香油沙茶醬、蔥蒜、鮮辣椒與粗辣椒粉,當然也少不得用來提鮮的微甜醬油。只要看看餐牌,除了按照主題選擇迷你火鍋,還可以因應個人喜好,加點多款地道食材。
回頭想想,一人火鍋在香港是近十年才流行起來。所以,在八十年代末,這個概念實在前衛,彰顯了老闆的經營智慧:把個人化的概念提早三十年融入到餐飲業裡頭,顧及每個人的飲食差異,同時避免浪費食材。
簡樸而單純的居民美食 A級美食必然讓人食過返尋味

雖然每個人對食物的要求都不一樣。但我則認為所謂優質的食物,就必須要讓人在相對的預算裡感受到由心而發的滿足。基於這個前題之下,許多人對美食都有個共同定義:讓人會食過返尋味的食物。天喜迷你火鍋就是其中之一,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烹調出澎拜的菜肉鮮味,是A級地道美食。
天喜迷你火鍋的其中秘密,在於那個像白開水一樣但又肉味濃濃的高湯。原來,他們的湯頭是用當日醃製過肉材的泡水而造。淋泡左菜蔬與肉品之上,簡單又純樸美味互相交融,每一口湯頭都是濃濃的肉味。
蛋餃(用雞蛋包住菜肉內饀的餃子)和羊肉則是偏好濃口味之人的必點配菜。蛋皮可吸收肉湯,讓整個火鍋的味道在口裡爆發;草羊肉味道香濃,鮮嫩可口,配上惹味的沙茶醬下飯一流。飽食一頓(按一個男人的食量),結帳時也不過400塊台幣,價格實惠,難怪深得台北居民的歡心。
如果有一天去完台北大同區的「斜角巷」購物,就可考慮去品嚐迷你石頭火鍋做Grounding,把失去的能量用讓你最滿足的方式飽食回來。